世界媒体看中国:宣判何猫腻 Sep 19th 2013, 14:59, by noreply@voanews.com (齐之丰) 华盛顿 — 中国当局宣布将在9月22日星期天对薄熙来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宣判。 薄熙来案牵涉权力、金钱、毒药、谋杀,性关系、外国人、法国别墅,被全世界公认是比最惊险曲折的警匪侦探片还惊险曲折。 然而,假如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当局对薄熙来案的处理,那么,一个获得中外广泛认同的词显然是"猫腻"。 *除了猫腻还是猫腻* 在中共掌控下的司法审判中,薄熙来和妻子天文数字的巨额来源不明财产问题不见了,薄熙来及其家人可以随意动用政府权力、肆意整死中国人 或外国人、肆意践踏法律的问题不见了。甚至连中共一度透露的薄熙来与多名女子发生和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的问题也不见了。 观察家普遍注意到,这些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被中共当局猫腻了。中共当局对薄熙来案的猫腻之曲折,跟薄熙来案本身一样令人眼花缭乱, 这种情况也令世界媒体记者为难,让世界媒体记者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他们只能将问题简化再简化,尽量挑他们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猫腻来说。 薄熙来案宣判日期的消息传来,法新社报道说,"尽管薄熙来案的庭审法庭辩论表面上展示出不同寻常的透明,中国当局对向外透露的信息实行了严密的监控。专家们认为,判决将是认定薄熙来有罪,而这一判决是中共领导层早就决定了的。" 中共当局坚持说,中国的法院是独立办案的,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然而,在报道薄熙来案一审判决即将发表的新闻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提供了这样的新闻背景: "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一份报告援引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话说,中国的刑事审判和上诉的定罪率在2010年是99%9。在中国,执政的中共控制着警察、检查机关和法院。" *司法进步与政治表演* 在另外一方面,日本工商新闻JBPress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共对薄熙来审判的一系列猫腻,其中包括,"据海外媒体报道,薄熙来在庭审中陈述,他成为被告受审,并不是因为受贿或贪污,而是因为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而法庭对外公开的审判记录删除了这一部分陈述。" 说起权力斗争和政治谋算,日本时事社就薄熙来案宣判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 中共习近平当局近来对薄熙来的审判和判决,以及近日来对国营石油企业中共高官的调查有一个目的,这就是"通过追究腐败,来谋求提高民众对中共政权的支持。" 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的报道则如此描述了当今中国的政治动态: "自薄熙来案庭审以来,中国的法律学学者们在辩论,薄案庭审相对透明是否会促成中国在建立司法独立和正当法律程序方面取得进步,或者,薄案庭审相对透明是否只是中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政治表演。" *政治目的何在?* 作为世界著名的美国大报,《纽约时报》的记者通常是文笔清晰、表达清楚的。然而,由于报道的是中国,是中国官方媒体所谓的"复杂中国",《纽约时报》乃至来自其他国家的世界媒体记者原本是清晰清楚的新闻报道文笔,也常常会让读者感到含混不清,词不达意,隔靴搔痒。 在薄熙来案一审将在星期天宣判的消息传来之际,中国又传出一条世界奇闻:甘肃一个16岁的初中生因为通过互联网发表了当局所不喜欢的信息,被当地警方抓捕。警方说这个未成年人发出的政府所不喜欢的互联网信息被转发超过500次。 据信,甘肃这位未成年人是中国最高法院发布有关限制网络言论的新奇司法解释以来被中国警方按照那史无前例的司法解释抓捕的第一人。 中共当局一方面对薄熙来等中共官员明显的违法行为百般猫腻,一方面则对中国民众大打出手(注:用习近平当局的官方语言说就是"亮剑";顺便说一句,中共当局如今所谓的"亮剑"是特指打击批评者),这究竟是一种出于什么目的的政治表演? 显然,在当下中国,提出这个问题或讨论这个问题都是十分危险的。于是,一位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发出了一种颤颤惊惊的评论: "拿初中学生开刀,这战略眼光够长远的。"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